今天這段 NotebookLM 加 Canva 的示範,看似工具教學,其實是企業最缺、也最難補的三條關鍵能力鏈:知識集中、知識結構化、知識輸出。
我把它拆給你看。
一、知識集中:把散落的資料先收攏
PDF、截圖、照片、手寫稿,學生原本放得到處都是。
我用 NotebookLM 的來源庫,把它全部整成一個「可被 AI 理解」的單一入口。
企業通常要花三個月做文件盤點,我三分鐘示範給他們。
這一步沒做好,後面都不用談。
二、知識圖譜:把雜亂資訊變成可以討論、可以決策的結構
NotebookLM 自動跑出的知識圖,不只是「漂亮」,它本質上是把隱性知識整理成:
節點、脈絡、層級、關係。
簡單講——企業裡每個人講法都不同,它把大家拉回同一張地圖。
這就是 KM(Knowledge Mapping)最難補的洞。
三、知識輸出:做成能立即拿去開會的簡報
NotebookLM 的簡報現在還是圖片格式,這是它的天生限制。
但沒關係,它至少做到了 70%:
把問題、邏輯、架構、摘要放出來。
只要模型對,企業就能做決策。
—
但真正的關鍵,是後面那一步:
➜ Canva「魔法工作室」直接把圖片簡報還原成可修改的正式簡報
這一招不是炫技,是企業導入時最需要的「流程修補」。
NotebookLM 不給編輯?
那就用 Canva 補。
這樣一來,企業用得到、改得動、形成標準流程。
我今天示範的不是工具,而是「跨工具工作流標準化」。
從企業顧問角度看,今天做的其實是知識治理
企業最常有三個痛點:
1. 找不到資料 → 我用來源庫幫他們集中
2. 每個人講法不同 → 我用知識圖幫他們統一結構
3. 產出進不了正式流程 → 我用 Canva 幫他們修補輸出格式
這就是「知識工作流 Mini-SOP」。
完全落地。
用一句話總結今天的價值主張
我們讓 NotebookLM 變成企業真正可編輯、可協作、可延伸的知識工作流,而不是只能看的示範工具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