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攝影挑戰 20251118(二)322/365 Day3591

說明:

🧭 上午課程:全面建立她的跨裝置知識管理系統

抵達學生家後,今天的主軸是徹底解決 Line 訊息易過期問題,並建立跨平台一致的知識管理輸入流程。

1.Telegram 全裝置串接

我讓她的所有裝置——安卓手機、iPhone、iPad、家裡 PC、公司 PC——全部登入 Telegram。

理由很清楚:

  • Telegram 照片、影片、檔案永久雲端保存
  • 裝置切換只需簡單驗證碼
  • 適合做「輸入」第一步

並建立兩個頻道:

  • 自我對話頻道:私人重要訊息
  • 暫存區頻道:一般資訊先丟這裡

這是完整知識管理流程的起點:輸入 → 整理 → 內化 → 輸出。

2.密碼管理與電子發票載具

她的發票載具 APP 密碼多年混亂,我協助她釐清到底是登入哪個平台,最後確認是財政部電子發票平台的帳密。

設定好後統一存入備忘錄密碼管理區。

也幫她完成電子發票匯款領獎設定,未來中獎會自動匯入戶頭。

3.數位訂閱管理

她最近新訂了一個看書的 App,因此我也教她建立月訂閱、年訂閱的清單與整理方式,未來能一眼看到支出與到期日。

4.ChatGPT 使用效率提升

她常覺得中翻英、英翻中麻煩,我提醒她我之前幫她建立的 GPTs「繁譯家」:

  • 任何語言輸入 → 自動翻成繁中
  • 如果想中翻英 → 下個指令輸入「中翻英」

讓她開始大量使用節省時間。

🧭 下午課程:Google 日曆完整教學 + Siri 重設

今天下午晚到約 20 分鐘。陳媽媽也一起上課,所以我重新講解一次 Google 日曆,並強調:

1.Apple 行事曆 ≠ Google 日曆,預設來源一定要確認

我逐一檢查兩位的 iPhone,確認預設新增的行程都是加到 Google 日曆。

這樣:

  • Apple Watch 的行程
  • iPhone、平板、電腦

全部都會同步一致。

2.完整教一次 Google 日曆操作邏輯

從介面左上三條線開始、搜尋、跳回今天、帳號切換,到新增行程的完整流程:

  • 加號 → 活動
  • 標題 → 日期 → 時間
  • 右上角儲存
  • 修改行程、重複行程、自訂規則(例如「每月第四個星期天」)
  • 新增位置與說明

並要求兩位要大量練習六個月到一年,建立以下習慣:

  • 晚上看「明天、三天後、一週後」
  • 早上看當天行程

3.嘿 Siri 重設與練習

董事長的 Siri 無法啟動,我幫他重新訓練語音模型,讓他可以順利用 Siri 啟動 App、查天氣等。

感謝的事:

-一家三口一起吃早餐、一起出門的日常陪伴。

-學生願意持續學習並信任我的系統。

-老婆主動幫忙處理教材、陪兒子寫功課與睡覺。

-公車雖然錯過,但仍順利找到替代方案不耽誤課程。

-今天完成多份簡報上傳,收尾一氣呵成。

值得記下來的經驗:

-教學生跨裝置整合 Telegram,能明顯改善資訊輸入效率。

-電子發票與訂閱管理的「統一管理模式」,可成為未來課程標準流程。

-Google 日曆的養成需要長期反覆練習,不能只教一次。

-忙碌行程中,仍可保持穩定節奏完成簡報與日記,這是成熟的個人流程力。

更多的365攝影挑戰請到 https://rd.coach/category/365challenge/

蔡正信-數位教練

我是一位專精於數位轉型與AI應用的教練,致力於協助中高齡族群與企業主有效運用科技工具提升生產力。

蔡教練聯繫方式:https://rdcoach.pse.is/62uqz2

手機:0988-515-413

Line官方帳號2.0 : @rd.coach https://lin.ee/n4T9CGA
群英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資訊顧問電子郵件:hi@rd.coach

跨代際溝通 × AI賦能教學:
結合AI應用、數位工具教學與熟齡學習經驗,專注於中高齡與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輔導,擅長從0到1建構數位素養。

實戰導向 × 客製培訓:
15年數位教學經驗,服務鴻海、1111人力銀行、台南大學、瓦城集團等,設計實用導向的教學模組,強調易學、可複製。

工具整合 × 工作流設計:
善用Evernote、Heptabase、Telegram等多款工具,打造AI第二大腦與一元筆記系統,協助學員從資訊收集到知識轉化。

行動導向 × 教學有感:
500+場講座與工作坊,專注學員實作與成果回報,推動「數位生活力」與「AI生活實驗室」教學風格。

預見未來 × 實踐智慧:
關注生成式AI與數位倫理發展,推動AI工具於科研、商業、教育場域的實作應用,擘劃AI助理與智慧工作未來藍圖。

Share:

More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