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來源:https://x.com/dotey/status/1971650716839162261
有人問 OpenAI 的執行長 Sam Altman 一個問題:
「你會建議自己的兒子去學什麼,才能確保 30 年後他的工作不會被 AI 取代?」
Altman 的回答很有意思。他先提到一組讓人震撼的數字:
「我很容易想像,在不遠的將來,我們經濟體系裡 40% 的工作任務會被 AI 取代。」
也就是說,我們現在熟悉的工作,大概有一半的任務都可能由機器完成。
Altman 接著回顧歷史:
「其實,社會上的工作大約每隔 75 年就會更新換代一半。這種情況在 AI 出現之前就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。有了 AI 之後,我覺得這種變化只會更快。」
也就是說,人類歷史一直在經歷大規模的就業轉型;即使沒有 AI,職業結構隔一段時間也會徹底改變。有了 AI,這個週期只會加速。
那麼,Altman 會建議自己的孩子學什麼,來避免被 AI 取代呢?
Altman 強調的不是某個特定專業,而是以下幾項通用能力:
1️⃣ 學會如何學習(Learning how to learn):在知識以指數級成長的時代,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,代表能不斷吸收新知、適應新環境。
2️⃣ 適應力(Adapt to change):變化會成為常態,願意擁抱改變並快速調整的人,才能在洪流中站穩。
3️⃣ 韌性(Resilience):面對挫折與不確定性,維持積極心態與解題能力至關重要。
4️⃣ 辨識他人需求的能力(Learning how to figure out what people want):創造有用的產品與服務,說到底是為了滿足人類需求。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,是 AI 難以取代的。
5️⃣ 人際互動能力(How to interact in the world):即便 AI 日益強大,「人與人之間」仍是故事的核心 。建立有意義的連結、進行有效溝通,這些人類獨有的社會技巧將愈發珍貴。
這番話挺有道理:人類對「新事物」的渴望、對連結的嚮往,以及展現創造力的衝動,從不會停止。這些深層的人性特質,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永恆動力,也是我們超越 AI、與 AI 共存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