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OX Palma 2 是什麼?不是手機,不是閱讀器,是下一代「極簡專注工作機」

文|蔡正信(數位教練)


近年來,越來越多數位使用者開始追求**「干擾最小、專注最大」的工具設計哲學**。如果你像我一樣,白天要講課、會議、記錄重點,晚上還得清理資訊、輸出內容,那麼你就會明白:我們不缺工具,我們缺的是專注感。

而 BOOX Palma 2,正是為這個時代設計的過渡型產品。它不是手機,也不是單純的電子書,而是「內容輸入與輸出的極簡終端機」。我用它閱讀、記錄、背單字、寫反思、同步到雲端,再無痛切換到我的主力系統。下面我從四個實戰情境,整理它的高效應用方式。


一、學習:用它打造「內容預讀機」與「低干擾練習機」

BOOX Palma 2 的黑白墨水螢幕,讓眼睛少了刺激,多了記憶深度。這是一台適合「預讀」與「記憶」的設備,不是做整合分析,而是讓你先熟悉語意輪廓、穩定輸入節奏

  • 📘 PDF 雙欄預讀:提前瀏覽學術資料,不求細節,先建立心智框架。
  • 🧠 語言背誦工具機:安裝 Anki,進行每日 10 分鐘單字複習,零社交打擾。
  • ✍️ 語音轉文字筆記:用 Google Keep 說出重點,快速變成可複製內容。

✅ 建議:把它視為「學習預處理裝置」,先吸收、先理解,不求輸出。


二、閱讀:不是瀏覽,是深讀

這台機器的閱讀體驗,逼迫你放慢節奏、減少跳讀,重新建立長時間注意力。

  • 📚 搭配 Readwise Reader 將網頁送入:每日閱讀清單固定 3 篇。
  • 🧘 極簡模式專注閱讀:我直接拔 Wi-Fi,打開 EPUB 閱讀器,一讀 40 分鐘。
  • 🎧 加入語音播放(TTS):走路也能「讀」,並非懶人,是多通道學習。

✅ 建議:不要拿它看新聞、社群,只讀有價值的內容,建立每日靜讀儀式。


三、筆記與反思:不是整理,而是捕捉

這不是整理用的工具,而是「記下來、然後離開」的極簡捕捉工具。

  • 🎤 語音速記 x flomo:快速用語音記錄靈感,再同步整理到筆記系統。
  • 📝 Obsidian 或 Effie 快速開卡:記下日記、會議重點、文章構想。
  • 五分鐘反思寫作機:只開一個 app,靜靜寫一段,訓練日更肌肉。

✅ 建議:把它當成「輸入閘口」,不是最後目的地,重點是不要中斷靈感。


四、數位儀式與減法生活設計:成為你的清晨/晚間數位冥想機

我訓練自己早上只用這台裝置寫計劃、看一本書。晚上只用它回顧、寫日記。這就是數位儀式的力量。

  • 🌅 早上儀式:開機→閱讀 10 分鐘→設定今日三目標。
  • 🌙 晚間儀式:寫下今日一好事一反思→關機。
  • 🛑 禁社群、禁跳轉:Launcher 限定只開 3 個 app,用久會上癮(對,是真的專注上癮)。

✅ 建議:把這台機器當作「數位冥想室」,設計你的極簡生活流程。


結語:這台設備不是為了效率而生,而是為了回到「覺知中的效率」。

在教數位管理時,我常說:「我們要的不是更多工具,而是更少分心。」

BOOX Palma 2 是我這幾年使用電子書閲讀器實驗下來,最接近「數位禪」精神的設備。當你用它建立起自己的工作流,它不會替代你的手機、iPad 或筆電,但它會成為你的深層專注引導器

如果你也是資訊過載世代的倖存者,想建立有節奏的數位生活,這台裝置值得你試試。


如需進一步設計你的「數位儀式流程圖」或「Palma 專屬操作 SOP」,留言給我,我可以幫你量身打造。

蔡正信|漫遊數位創辦人|數位教練

專注於高效學習、數位轉型、AI 教學與極簡工具配置設計


蔡正信-數位教練

我是一位專精於數位轉型與AI應用的教練,致力於協助中高齡族群與企業主有效運用科技工具提升生產力。

蔡教練聯繫方式:https://rdcoach.pse.is/62uqz2

手機:0988-515-413

Line官方帳號2.0 : @rd.coach https://lin.ee/n4T9CGA
群英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資訊顧問電子郵件:hi@rd.coach

跨代際溝通 × AI賦能教學:
結合AI應用、數位工具教學與熟齡學習經驗,專注於中高齡與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輔導,擅長從0到1建構數位素養。

實戰導向 × 客製培訓:
15年數位教學經驗,服務鴻海、1111人力銀行、台南大學、瓦城集團等,設計實用導向的教學模組,強調易學、可複製。

工具整合 × 工作流設計:
善用Evernote、Heptabase、Telegram等多款工具,打造AI第二大腦與一元筆記系統,協助學員從資訊收集到知識轉化。

行動導向 × 教學有感:
500+場講座與工作坊,專注學員實作與成果回報,推動「數位生活力」與「AI生活實驗室」教學風格。

預見未來 × 實踐智慧:
關注生成式AI與數位倫理發展,推動AI工具於科研、商業、教育場域的實作應用,擘劃AI助理與智慧工作未來藍圖。

Share:

More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