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2025 年 8 月 5 日),三家業界關鍵玩家同步甩出「路線圖轉變」級的新品。從開源策略、程式 Agent 強化,到跨世代互動世界模型──讓我們以企業思辨的眼光拆解這場新格局。
OpenAI:從封閉反撲開源,GPT‑OSS 掀起變革
OpenAI 終於在今天推出GPT‑OSS‑120B 與 GPT‑OSS‑20B,自 GPT‑2 後再度開放權重。這是企業到底要「控制」還是「被控制」的根本選擇。兩款模型已上架 Hugging Face,採用 Apache 2.0 授權,實現本地部署與彈性調整──高端主機跑 120B,16 GB 額度跑 20B,一機搞定。Sam Altman 明言,這是「世界上最好用的開源模型」,也是 OpenAI 正面回應全球對 AI 生態開放需求的策略轉向。
Anthropic:Claude Opus 4.1 針對 Agent、程式編碼深耕
Anthropic 並未閒著,同步進化推出 Claude Opus 4.1,強化 Agent 智能、多步推理與寫碼能力,SWE‑Bench 表現直逼 74.5%,比 Opus 4 還提升,且部署平台遍布 API、Bedrock、Vertex AI、GitHub Copilot 等。這是典型商用導向──只讀 API,卻打滿 Agent Productivity,是效率導向的企業加碼武器。
DeepMind:Genie 3 帶我們踏入互動世界模擬新紀元
Google DeepMind 並未缺席這場 AI 混戰——發布全新Genie 3 世界模型,可以根據文字 Prompt 建立真實互動的 3D 虛擬世界,以 24fps、720p 畫質進行幾分鐘持續交互,並保有環境記憶。這不是單純的技術發表,而是「AI 訓練平台」的概念實作,是通往 AGI 的戰略跳板,目前只在有限研究/創作者圈層試用。
蔡教練觀察:這場 AI 混戰,誰掌握下一波主導權?
對象 | 核心戰略 | 企業價值主張 | 風險警示 |
---|---|---|---|
OpenAI GPT‑OSS | 開放權重、透明部署 | 控制力、可部署性、自主調校 | 幻覺與安全需自研 guardrail |
Claude Opus 4.1 | 專業 Agent 與程式碼任務 | 生產力、平台整合、服務型收益模式 | 成本上升、黑盒操作限制 |
Google Genie 3 | 世界模型互動平台 | AGI 基礎、教育/模擬應用潛能 | 商業應用尚不明、現階段僅限研究測試 |
從企業第一性原理切入的核心詰問
- 我需要掌握「模型為何而存在」?是為了可控部署與調整(OpenAI),還是為了即戰力 Agent 解決方案(Anthropic),抑或是長期 AGI 戰略布局(DeepMind)?
- 內部是否有能力與資源建構 AI guardrail?若不能,黑盒 API 模型是不是更省風險?
- 短期是搶戰力,長期是搶世界觀——在策略路徑上,我們是擁抱開源還是建構互動平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