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轉型不是拼效率,是重構人生資本的排序


文/數位教練 蔡正信

在這個所有人都喊著「數位轉型」的時代,我想提出一個根本問題:

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轉型?
是多賺一點錢?還是,讓人生與組織更有「資本厚度」?

最近,我深受創作者與投資人 Sahil Bloom 提出的「五種財富模型」所啟發。他指出:人生的真正財富,遠遠不止金錢,而是五種資本的組合:

  1. 身體財富(Physical Wealth)
  2. 時間財富(Time Wealth)
  3. 心理/心智財富(Mental/Spiritual Wealth)
  4. 社交財富(Social Wealth)
  5. 金錢財富(Financial Wealth)

💡 一場真實轉型,從排序開始

我們過去太習慣以金錢為目標,績效為衡量。
但從數位教練的角度來看,真正轉型的起點,是重構「資本的排序權」

讓我開門見山地說:

身體,是最重要的資本。

這不是健康講座的slogan,而是從第一性原理出發的邏輯推導

  • 沒有健康,你沒時間(即便有空檔,也只能躺著)
  • 沒有健康,你無法學習(注意力崩潰、記憶力衰退)
  • 沒有健康,你社交退場(失約、無力、情緒失衡)
  • 沒有健康,再多金錢,也只是延命而已

身體是你執行一切策略的「底層作業系統」。


🔍 我怎麼在教學與顧問中運用這個模型?

1️⃣ 建立【五種財富雷達圖】

我會請學生與企業主管畫出自己當前的五種財富分布圖。許多人一畫才驚覺:

金錢指數可能是80,但身體與時間竟然只有20;
每天為績效奔波,卻沒時間陪孩子、也沒力氣學新東西。

這是典型的單一資本放大,其他資本崩壞


2️⃣ 啟動【資本再配置計畫】

我會引導學員在接下來的一季,只聚焦一件事:投資那一項最薄弱的資本。

  • 若你沒時間,請砍掉無效會議與無邊任務
  • 若你沒健康,請把日程先空出來「運動」而非「擠運動」
  • 若你沒心智彈性,請回到閱讀與思考,而非刷演算法短影音

3️⃣ 教企業「用五種財富」重寫考核邏輯

企業不該只KPI導向,而應引入第二維度的資本衡量:

  • 時間資本:讓人才有深度工作區段,而非被日程切碎
  • 學習資本:不只要求創新,而是創造可犯錯的環境
  • 社交資本:鼓勵跨部門學習,不是只用績效評比做內卷

🚀 我個人的財富排序與提醒

對我來說:

  1. 身體財富是底線資本
  2. 時間財富是配置權的主權象徵
  3. 心理財富是我做數位教練的核心資源
  4. 社交財富是我前進路上的盟友系統
  5. 金錢財富是支持我自由度的工具

我不是在追求「財富自由」,而是「資本平衡」
真正自由的,不是錢夠多,而是你能否選擇把時間用在哪裡、與誰同行、做什麼學習、怎樣活出身體的張力與心智的清明。


🧩 給讀者的三個反思問題(歡迎寫進你今天的筆記)

  1. 哪一項財富是你目前最忽視、但風險最大的一塊?
  2. 如果你明年只專注修復一種財富,你會選哪個?為什麼?
  3. 你的行事曆,是否正在「偷偷摧毀」你的五種資本?

✅ 結語

數位轉型,不該只是讓組織更像機器;
真正的轉型,是讓人更像人,活得有資本、有選擇、有續航力

我是數位教練蔡正信,
用數位工具提升效率,更幫你找回人生資源的主導權。


蔡正信-數位教練

我是一位專精於數位轉型與AI應用的教練,致力於協助中高齡族群與企業主有效運用科技工具提升生產力。

蔡教練聯繫方式:https://rdcoach.pse.is/62uqz2

手機:0988-515-413

Line官方帳號2.0 : @rd.coach https://lin.ee/n4T9CGA
群英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資訊顧問電子郵件:hi@rd.coach

跨代際溝通 × AI賦能教學:
結合AI應用、數位工具教學與熟齡學習經驗,專注於中高齡與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輔導,擅長從0到1建構數位素養。

實戰導向 × 客製培訓:
15年數位教學經驗,服務鴻海、1111人力銀行、台南大學、瓦城集團等,設計實用導向的教學模組,強調易學、可複製。

工具整合 × 工作流設計:
善用Evernote、Heptabase、Telegram等多款工具,打造AI第二大腦與一元筆記系統,協助學員從資訊收集到知識轉化。

行動導向 × 教學有感:
500+場講座與工作坊,專注學員實作與成果回報,推動「數位生活力」與「AI生活實驗室」教學風格。

預見未來 × 實踐智慧:
關注生成式AI與數位倫理發展,推動AI工具於科研、商業、教育場域的實作應用,擘劃AI助理與智慧工作未來藍圖。

Share:

More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