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:
今天是星期日,一整天的步調在家庭、教學與個人學習之間穿梭。早上,是被小悠悠喚醒的,大概八點半左右全家起床,開始了一天的節奏。先蒸了包子當早餐,接著一起到全家領包裹。回家後,我安排了適合小悠悠觀看的影片,包括「樂樂小行星」的科普動畫,內容涵蓋指甲為何會長、火山爆發、人造衛星等,讓他能從中學習基本常識。此外,還找了數字加減法的英文教學影片,他看得很開心,也能快速說出答案,學習效果不錯。
下午教學地點在學生家樓下的會議室,學生已先抵達。我注意到他使用第一代的 PLAUD Note 智慧錄音卡,於是跟他討論了第一代與第二代 PLAUD Note Pin 的差異。這次我更清楚理解了這兩款產品的使用情境不同:第一代適合黏貼在 iPhone 後方,對習慣磁吸卡片的使用者來說更便利;而第二代則是錄音膠囊形式,便於攜帶與單次錄音需求。因此,未來推薦時應該依據個別需求情境給建議,而非單純比版本。
也提醒他免費錄音轉寫有 300 分鐘的限制,之後需要訂閱才能持續使用。教他如何操作錄音卡,包括電話錄音與講座錄音,強調重點其實是後續 APP 轉寫與總結功能。
之後進一步指導他使用 ChatGPT,包括記憶功能與「參考聊天記錄」的新能力,讓 AI 更了解使用者,進而生成更貼近本人風格的文案。我也分享了自己的使用經驗,說明我們學習與實踐 ChatGPT 已經超過兩年,相較於許多剛入門的使用者,已走得更深更遠。
另外也協助他整理 Google 帳號的切換方式,釐清 Facebook、Instagram、粉專之間的混亂狀態,方便後續經營。
感謝的事:
1.感謝老婆貼心安排餐點與午餐備料,讓我能輕鬆安心工作。
2.感謝小悠悠帶來的活力與學習樂趣,陪他看影片也讓我收穫不少。
3.感謝學生對 ChatGPT 與科技工具的信任與投入,教學過程充滿正能量。
值得記下來的經驗:
1.教學過程中理解科技工具應依情境推薦,不是版本優劣的問題。
2.Cursor 使用過程中體會到「與 AI 協作開發」的新模式與挑戰。
3.ChatGPT 進化功能可透過多次對話建立深層個人化資料庫。
4.日常生活的安排與家人互動,仍是最溫暖與真實的成就感來源。
更多的365攝影挑戰請到 https://rd.coach/category/365challenge/